京东秒送骑手保障(京东外卖五险一金)
据“京东黑板报”公众号消息,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对此,不少网友点赞,称“刘强东第一个为外卖骑手上五险一金”。
据报道,2024年9月,京东APP上,外卖业务被放入“秒送专区”,当时可下单沃尔玛、盒马等大型超市产品,瑞幸、霸王茶姬等咖啡奶茶,以及小米之家等急用数码产品。
当时,正在沟通入驻京东外卖的某全国连锁火锅品牌透露称,从平台收取的费率来看,美团、饿了么>京东>抖音。从抽成比例来看,相比美团20%至25%的成本比例,给京东“秒送”的成本大概在16%至18%。
2025年2月,京东外卖已上线。2月11日,京东外卖宣布招募北京区域的餐饮商家,表示对于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随后京东秒送骑手保障,美团也表示,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的起手缴纳社保。
同时,美团将全面取消配送超时罚款,落实“防疲劳”措施,加快“骑手友好社区”等全领域友好场景建设。
在这场看似温情的改革背后,一场关于行业规则、成本博弈和管理升级的商战早已打响——对企业老板而言,看懂这场变革的逻辑,或许比讨论“该不该交社保”更重要。
一、行业规则改写:从“抢单量”到“抢人心”
过去十年,外卖平台的竞争逻辑很直白:烧钱补贴抢用户,压榨效率降成本。
但京东和美团的突然转向,暴露了行业新规则——未来拼的不是谁更“狠”,而是谁更“稳”。
京东为骑手交五险一金,复刻京东物流的“直营+社保”模式,用稳定保障吸引优质骑手和高端商家,主打“品质外卖”差异化。
而美团取消超时罚款、建骑手社区,看似被动跟进,实则用“体验升级”巩固市场份额。毕竟,骑手送单不焦虑了,用户投诉率可能下降30%。
外卖行业竞争已经从“流量战争”转向“生态战争”,谁先重构“平台-骑手-商家”的信任链条,谁就能抢占下一个十年的门票。
二、员工社保,是成本负担还是人效发动机
老板们最关心的永远是成本。给骑手交社保,表面看是“赔本买卖”,但细算一笔账:
按北京标准,一名骑手每月五险一金成本约1100元。京东达达的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全职骑手可能在10多万人,给小哥们买五险,公司承担部分大约在11亿元左右。
那这笔钱从哪来呢?前面我们说过,京东走的是品质外卖路线,相比其他平台客单价更高,但参考顺丰快递员“全员直营+社保”的模式,其客单价高出同行30%,但用户仍愿为“靠谱”买单。
这钱花得值吗?短期来看,人力成本确实陡增。但降低了骑手频繁换岗的损耗,意味着更稳定的运力、更低的培训成本、更少的管理纠纷。有社保的骑手,可能每天能多送5单。
同时,京东“为骑手交五险一金”冲上热搜,可为公司省下数千万广告费。
社保不是成本京东秒送骑手保障,而是对人才的投资。与其被政策逼着补课,不如主动把人力变成竞争力。
三、管理升级:从“管系统”到“管人心”
外卖行业的旧模式,本质是“用算法代替管理”。
骑手困在系统里,平台只关心“准时率”,不承担“人”的责任;劳动关系甩锅给外包公司,一出事就踢皮球。
但京东美团的新动作,暴露了管理逻辑的巨变:
在服务业,员工尊严与用户体验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未来的管理,不再是“控制人”,而是“经营人心”。稳定、有归属感的团队,才是服务行业最深的护城河。
四、这场变革,给所有老板上了一课
外卖行业的“社保大战”,看似是平台内卷,实则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
1. 政策倒逼不是终点。灵活用工的“擦边球”时代结束,合规成本迟早要付,早付早占先机。
2. 人力成本可以“变资产”。员工福利投入未必是负担,可能是留住人才、提升口碑的杠杆。
3. 竞争维度正在升级。未来十年,企业较量的不仅是产品和价格,更是谁能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比如你的供应商伙伴、客户以及员工。
如果给员工交社保会让成本增加20%,但能降低30%流失率,你干不干?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