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平台(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品牌创立)


“中国软件产业应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如果要形成自己的软件产业力量,就应与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相融合。实实在在的创新态度除了技术创新,还包括如何与别人的先进技术相融合。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对软件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帮助。

软件外包是重要机会

陈冲认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给发展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提供了重要机会。中国与印度软件外包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印度在软件外包方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关键因素在于他们内部达成了共识:一定要把外包做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软件业目前尚未达成共识,这是中国软件外包取得发展的关键因素。

陈冲强调,日本是中国软件出口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虽然目前多数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在日本软件市场的位置是三四级承包商,但最早进入日本市场的一些骨干企业,已经逐步积累了经验,开始向利润更丰厚的高端项目发展。这些企业已经逐步与日本的总承包商一起面对用户软件外包平台,从需求分析开始,逐渐介入项目,参与系统设计,承接详细设计和流程图开发及程序编码与程序测试工作,并承担起产品的后续维护。陈冲认为,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拥有天然优势,在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应继续拓展日本市场。日本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发包时,已经开始将金融、流通、制造等领域的业务尽量集中委托给固定的公司,以使中国各承包企业在某一领域通过知识积累增强专业性,进而促进合作。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发包市场,占据全球软件发包市场的65%,也是我国软件企业必须要进入的市场。美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是开放的,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供应商有着平等竞争的商业机制。供应商的企业规模、技术能力、语言能力、项目经验、流程控制与质量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与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商业品牌等方面的能力是考核要点。

陈冲认为,我国发展软件出口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不能重复走印度或爱尔兰的成功之路。中国发展软件外包不仅要瞄准国际市场,更要关注国内市场。“这是我们与印度、爱尔兰等外包大国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陈冲说,当前,我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就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达成共识,就是要走联合协作的道路,创立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品牌。政策的关键不在于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而在于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产业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应多听取企业的建议和意见,这样有助于使制定出的政策具体可行。

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提高

我国软件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西安等地。这几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设施、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有一大批通晓外语的软件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企业在这些地区形成了群体优势,已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软件产业链和区域特色。

陈冲认为,“虽然我国的软件业存在种种优势,但是�熡捎谌狈π幸盗炀�的大企业软件外包平台,小规模企业较多,同类软件的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存在恶性竞争的不良状况。另外,软件产业链中企业之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差,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很少考虑相互之间的连接,软件的标准化及工程化程度也不够。虽然单个企业的开发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对大型软件的管理和组织以及质量的控制有所欠缺。”

陈冲强调,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技术标准,就应该鼓励软件企业重视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制定整个软件产业生命周期的行业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管理平台、测试平台、质量平台,以利于建立成熟的产业链模型。我国的软件企业还要着重提高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争取大型应用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客户化工作的整体接包。

陈冲表示,在各大专业的国际外包论坛及展会上既难以听到中国企业的声音,又很少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英国的IT经理们每天会接到许多来自印度等国家软件企业的推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却很少收到中国软件企业的业务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他认为这个问题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