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买家骗子套路(学生共享屏幕诈骗)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我想卖个东西,结果被骗走3000元。”“试戴个帽子,7800元就没了。”……近期,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类诈骗案件在全国多地频发。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通过社交平台引诱受害者下载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进而盗取资金。9月12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多起真实案例,详细揭露此类诈骗手法,呼吁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案例一:
12岁初中生转卖闲置物品
“客服”骗其共享屏幕转走3000元
日前,一名12岁的初中生在转转APP出售闲置物品,同时在小红书APP发布视频,结果遭遇骗局。一陌生人通过小红书联系受害人,声称要购买物品,随后冒充转转客服,以未成年人无法在转转交易为由,要求通过客服换绑账号。受害人添加客服后,被诱导通过“联通云会议”APP共享屏幕,并拍摄父亲的微信、支付宝账号和银行信息。客服谎称受害人账号高风险无法转账,需充值解除风险,诱导受害人下载“食行生鲜”APP闲鱼买家骗子套路,并充值3000元到指定账户。受害人从父亲账户转账充值后,发现被骗。
案例二:
17岁女生应聘“模特试戴”
屏幕共享下被转走7800元
17岁女高中生小高(化名)在小红书APP看到一个找模特试戴贝雷帽的帖子,她留言后被引导加入QQ群。在群里,受害人通过屏幕共享将淘宝账号交给对方,岂料产生了两笔订单。对方称操作失误需退款,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并进一步诱导受害人转账7800元用于测试银行卡交易功能。受害人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进入支付页面,按照指示完成支付。当对方要求受害人重复操作时,其母亲发现并及时阻止。
案例三:
14岁少年快手卖号
误入假客服会议室被盗3万余元
近日,一名14岁的初中生在快手APP出售QQ账号时遭遇诈骗。原来,受害人在快手看到一条关于购买QQ账号的评论,表示有意出售。买家诱导受害人进行线下交易,并通过快手发送二维码,引导受害人进入假冒的闲鱼客服对话。客服以资金安全为由,要求受害人下载“webex会议软件”APP,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在共享屏幕状态下,客服远程操作受害人手机,查看并操作了其母亲的支付宝账户,导致30184元被分多次转走。
案例四:
高中生微博求展览门票
陷卡单骗局累及朋友一起被骗
不久前闲鱼买家骗子套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因要购买展览门票,在微博上发布求票信息后被骗。骗子通过微博评论联系受害人,发送支付链接骗其支付70元后,以卡单为由诱导其联系客服退款。客服要求下载“webex会议软件”APP,并通过共享屏幕查看受害人微信、支付宝支付信誉分及银行卡信息。随后,骗子再次发送链接,诱导受害人支付699元,并以未成年无法退款为由,进一步诱导受害人找朋友操作,致使其朋友也被骗500元。
骗术揭秘:
屏幕共享是陷阱,信息一窥全暴露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指出,此类诈骗往往有固定套路:
第一步,伪装身份博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他们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骗取受害者的信任。
第二步,诱导下载共享软件。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诱导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如Zoom、Teams、腾讯会议、QQ、钉钉等。这些软件多数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但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导受害者下载。
第三步,窃密转款一气呵成。诈骗分子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警方提醒:
拒绝共享屏幕,严守个人信息
泉州警方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警惕。对网络上的陌生人和未知链接,保持高度警惕,切勿相信。
核实身份。遇到自称是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人员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不要轻信其额外要求,如提供个人信息、转账等。
拒绝屏幕共享。陌生人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或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坚决拒绝。正规机构或平台不会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个人信息、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或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线下交易请求。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