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就业)


《青视角·学“三宝”答“四问”》栏目是在全市上下热烈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开展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大讨论之际,由共青团港闸区委出品的系列微访谈。

这一栏目将通过观察员的探访,走近各行各业青年工作和生活,通过他们讲述自己对于“三宝”“四问”不一样的青年态度,洞现当代青年的气质,以青春风格、青年视角展现青年担当,激发青年投身发展的昂扬斗志,推动青年在各行各业对标苏南争先进。

敬请收看《青视角》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第5集:青“心”制造中国“芯”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

科技引领创新,创新成就梦想。本期《青视角》带大家走近的是一位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青年科技研发人才——徐彬彬( 南邮南通研究院平台事业部经理)。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徐彬彬介绍到,南邮南通研究院是港闸区政府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共建的,正式运营已经两年半了,研究院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方向,旨在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移、产业孵化、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促进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什么是集成电路封装呢?徐彬彬为充满疑惑的观察员解释:“芯片经过设计、从流片厂生产出后,形成八寸、十二寸等尺寸的晶圆,每个晶圆上有很多颗裸芯片,有的晶圆上有成千上万颗。晶圆经过切割之后,封装成一颗一颗、不同外形的、封装后的芯片,经过封装后的芯片再经过系统集成应用到整块电路板上,最后就成了终端系统。所以,从裸芯片到系统集成应用,封装在这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既然说到了封装,观察员也一起参观了封装实验室。南邮研究院现在有超净间实验室300㎡,用于集成电路封测技术的研发和实验,同时也为当地中小微IC设计企业提供一站式封装测技术服务。观察员还体验了一个仿生手掌,也是通过芯片设计、芯片封装,做成的系统及产品的应用。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南邮选择与南通合作,来到港闸,也促进了很多项目的转化。徐彬彬说:“作为一名青年技术人才,将继续围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将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持续创新,加快实现“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斜杠青年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来助推地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青年如朝露,灵动而闪光,这灵动来源于青年智慧,这闪光跃动于创新创业的舞台。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第6集:斜杠青年 “无边界”更精彩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

我走在这条路,行走在港闸的这条路上,沿着先辈们奋斗的足迹,路的远方是我们的梦的延伸……这是施飚的原创诗歌《这条路——学“苏州三宝”斜杠青年创新创业,答“南通四问”有感》的一段。本期青视角带大家走近的就是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施飚(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南通公司(陈桥电信支局片区长)/省民家文艺家协会会员/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区青联委员)。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虽然有多重身份,但他平时的工作却很平凡却普通:“我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陈桥片区的电信宽带安装和维护,以及电信业务的上门办理等。”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艺术源于生活。他说,正因为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体会到不同的生活,给他的创作也带来了更多的灵感。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在聊到他的兴趣爱好诗歌、作曲时,他滔滔不绝:“文艺创作一直是我的爱好。从诗歌到散文,到现在创作歌曲。目前,有的作品已经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有30多首歌曲发行在酷狗、QQ音乐等平台。最近,我为港闸公安分局创作的疫情歌曲《那一身藏青》也在媒体上播放。”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跟随施飚来到他的两位老师身边,老师对他很认可:“小施经常写一些诗歌和作曲,征求我们意见,跟我们一起探讨怎么写更好、更有意境。”“看到小施的一些创作,感觉陈桥创作方面后继有人,感到很欣慰。学“三宝”答“四问”就是为了人民群众更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有优美的生活环境、有群乐汇大舞台、参加各种丰富社区活动,美好生活就是我们文艺创作的最好素材,也是对“四问”的最好回答。”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扎根本土、深植時代,施飚还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回看往期视频(戳蓝色字体):

第3集:轨道交通建设的“青春慧眼”——王德庆

——宗敏

斜杠青年创新创业

下期《青视角》将带来制服青年专场噢!

敬请期待!

咨询栏目热线:85609768

欢迎有想法的你,加入我们!

寻找不一样的青视角!

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