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时间管理法顺序)
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比室内设计师为例:设计师工作中常遇到种情况:这边催你尽快回复,那边又临时去工地,明天就要交方案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但今天又腾不出时间,事情似乎很多,时间却一直不够用。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今天这个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或许对你有用!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由“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
用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划分任务,合理分配时间,让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是什么呢?
它由两个坐标轴组成,横坐标代表事情紧急程度,纵坐标代表事情重要性,这样构成四象限。(参考下图)
首先右上角第一象限,指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这一象限通常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比如,下午接待重要客户,明天交付设计方案,通常需要我们马上完成。
要注意的是,第二象限常被我们所忽略,处理事情时,紧急的事情我们会马上处理,把“目前不紧急”但长远重要的事情往后放,慢慢的,不紧急的事情变成了紧急。 比如:学习新技能,刚开始不急,结果拖到工作需要时,必须突击学习,变成了第一象限紧急任务。因此,第二象限是区分工作高效和低效的关键。
左下角的第三象限指的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这类事情多是娱乐放松,打发时间的活动,必须尽量少做,适当调整心态和身体即可,要能不沉迷,会拒绝。
右下角区域的第四象限,指的是一些紧急,但不重要的小事,比如简单的表格处理,帮同事找要的资料,来公司参观的闲人,财务经费的催单,诸如此类,可少花时间,集中处理或请人代劳。
以上就是“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当然,划分事情的重要程度时,不是严格按照四个象限分类的,需根据设计师自身情况和岗位变化来应对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重要性有所改变。
方法:在开始第二天工作之前,根据自身情况,把要做的事情划分在四个象限里,紧急的事情马上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计划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授权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少做。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