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性返贫的四个特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丁建庭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脱贫攻坚依然备受关注。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张业遂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详细介绍了中国现行扶贫标准,并且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的下一步重点,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规模性返贫的四个特征,也要清醒认识到,富民之路任重道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富民之路的新起点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贫困户摘帽后,依然面临许多不稳定因素,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遇到家庭变故或其他因素影响,都容易返贫。因此,还需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继续攻坚、接续奋斗,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经作出部署,包括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等。归结一句话,就是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不仅要“扶上马”规模性返贫的四个特征,还要“送一程”。
古语说的好,“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富民之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决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松劲歇脚的想法。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