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就业群体有哪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新业态就业群体有哪些

新业态就业群体有哪些

核心提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指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这一群体具有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机会互联网化、工作时间碎片化、就业契约去劳动关系化、流动性强、收入不确定等特点。

成都各级工会一体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引领、服务、维权等工作。截至4月15日,全市累计建立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3979个,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群体会员34.3万人。

下一步,成都各级工会将在深刻把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行业分布、劳动形态、现实需求上的特点的基础上,扎实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会工作覆盖双提升。

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用心服务、吃苦耐劳的家政服务大姐;早出晚归、奔波四方的货车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人们带去便利的快递小哥、送餐骑手……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称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成都“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占到了总就业人口比例的6.9%。

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的奋斗目标。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以来,成都在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人民”一词,贯穿始终。在这之中,市委对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职工在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在成都市委和上级工会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各级工会高质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在集中建会攻坚、专项关爱行动、服务阵地建设、线上线下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举措,新建工会数量、新就业劳动者会员总量、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一键入会体验幸福美好生活

已建3979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

“入会了,感觉身后有了依靠。”新津区圆通速递快递员石尘心里多了份踏实。

在新津区,像石尘一样加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的人还有很多:在新津区总工会开展的10余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活动中,18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了“娘家”。

数量庞大,与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城市运行等紧密相关,是当前成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现状。“这一群体也面临劳动形态多元化、工作生活高度依赖互联网平台、组织化程度低、自身权益易受侵害等问题。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联系服务和权益保障工作,工会组织责无旁贷。”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是当前全市各级工会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一个重要举措。成都各级工会紧盯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重点人群,构建入会便捷化通道。

“一键”就能入会。

“我们立足于贴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地点分散化、工作时间碎片化等从业特点,开发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平台,建立起新就业形态工会会员‘数据驾驶舱’,简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申请内容和流程,方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快捷入会。”笔者了解到,成都市总工会依托职工普惠工会协同化工作平台,在服务端创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专属链接和二维码入会双通道。在这个平台上,市、县两级工会都能对本层级会员发展信息数据库实行实时查阅、修改和审核新业态就业群体有哪些,通过管理端和服务端的双向互通,做到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情况实时监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扫码入会的同时新业态就业群体有哪些,同步完成身份证信息校验和会员会籍确定。”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一键入会”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能享受到面向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提供的免费洗车、免费更换电瓶等专属服务。

从民生关切入手,用工会组织的温情服务打动人心、温暖人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累计建立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3979个,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群体会员34.3万人。其中,累计发展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4个重点群体会员24.6万人。

引领服务维权一体推进

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娘家人”

“加入工会时间还短,没想到这么快就享受到了工会的福利,真好!”义剪、义诊、肩颈按摩理疗、美容护理、电影券……3月下旬,在青羊区总工会开展的一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活动上,货车司机张哥得到了工会组织送来的“暖心礼包”。

入会只是第一步。成都工会坚持引领、服务、维权工作一体推进。

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我们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部署,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宣传宣讲,为的是巩固好广大劳动者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另一边,把思想政治引领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深度结合起来,成都各级工会在关爱帮扶、婚恋交友、心理疏导、生活消费、文体娱乐等方面谋划实施服务项目,着重深化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推动工会服务融入其工作生活半径,推动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分享城市发展治理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